曾坠楼的榆树市副市长 被点名通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线下载 > 软件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曾坠楼的榆树市副市长 被点名通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任务文章 2023-04-27 18人已阅读

详情

曾坠楼的榆树市副市长 被点名通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4月26日消息,日前,长春市纪委监委对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有榆树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常健违规收受礼金礼品问题:2015年至2018年,常健在春节期间,收受23名管理服务对象礼金共计13万元;收受1名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面值5000元洗浴卡一张。常健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5月,常健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主任科员,违纪违法所得予以收缴。常健出生于1966年2月,1987年7月参加工作。民警赶到现场后配合120将伤者送医院救治。经确认伤者系榆树副市长常健,暂无生命危险。具体坠楼原因正在调查中。曾坠楼的榆树市副市长 被点名通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4月26日消息,日前,长春市纪委监委对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其中有榆树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常健违规收受礼金礼品问题:2015年至2018年,常健在春节期间,收受23名管理服务对象礼金共计13万元;收受1名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面值5000元洗浴卡一张。常健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5月,常健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影响期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主任科员,违纪违法所得予以收缴。

常健出生于1966年2月,1987年7月参加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常健早年任榆树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市政府办公室调研、法制、综合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3年后任市委统战部部长,2006年转任市委办公室主任,两年后同时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1年,常健任榆树市委常委,并兼任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后卸任市委办公室主任。2014年初,他卸任市委常委、只担任榆树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两年后,于2016年8月再次担任市委常委,并继续任副市长。

2018年9月6日,当地官方通报:2018年9月6日5时20分许,榆树市华昌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倒在东环府路南侧的花坛中。民警赶到现场后配合120将伤者送医院救治。经确认伤者系榆树副市长常健,暂无生命危险。具体坠楼原因正在调查中。

曾坠楼的榆树市副市长 被点名通报相关阅读:

唐亦瑭:副市长坠楼亟需做好“善后”

今日(6日),新京报记者从吉林省榆树市人民医院获悉,上午6时,该院收治一名为常健的病人,登记信息为榆树市副市长。今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吉林省榆树市副市长常健从市政府坠楼”。(9月6日《新京报》)

堂堂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说跳楼就跳楼了,有点惊诧却又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在党中央强烈的反腐风暴下,因贪污腐败承受不住种种压力而选择跳楼的领导干部已不在少数。但笔者却还是有些话想说,尤其是作为一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此不重视生命,对于其本人来说,太拿生命当成儿戏了;对于该市群众和其家人来说,太不负责任了;而对于当地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形象来说,更产生了比较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这样说呢?此次新闻事件从媒体报道以来,就短短8个小时,仅在网易网就有近7000余人参与跟贴讨论。细看众多跟贴内容,虽然大多有一些“幸灾乐祸”的意味,但其中心意思都指向“为什么会跳楼?”这个问题上,比如:有网友表示“有故事”“很纳闷,为啥最近好几年官员都是坠楼”“52岁的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而更有甚者明确指出了“彻查”“查到底”,以及“新闻报道篇幅很少,信息量好大”等等。

然而,令人不敢恭维的是,面对种种质疑,当地却没有相关部门出面“有所表示”。或许,相关部门正在展开深入调查,还没有最终的调查结论出来;或许,由于其在坠楼前,相关部门就已在调查,现在正在进一步调查,等等。但总也有得有人出来通报相关情况吧,就算是初步调查的情况也好,免得让人胡乱猜疑。更何况,这可是一名堂堂的市委常委、市政府的副市长呢。

值得庆幸的是,纵然其是从6楼上跳下来的,全身多处骨折但也暂无生命危险。那么,接下来的“善后”工作却亟需做好。比如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并对事故原因给出详细的官方说明,这既是回击网络谣言的有效方式,也是给民众尤其是其家属的一个交代。毕竟,作为一名常委党委、市政府的副市长,其心理素质和生活阅历早已不是普通人那样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为一点儿小事就寻死觅活的。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更是民众想知道的。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握有实权的常委副市长,必然有来自各方面糖衣炮弹的诱惑或者围攻,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身心上受到各方的压力也不小。因此,关心关爱领导干部身心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官员坠楼和自杀事件的增多,更应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心智培养和抗压训练,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体检,确保他们既守得住底线,又经得起考验,更担得起责任。(文/唐亦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