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花9千买保健品未收到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_在线下载网资讯

在线下载 > 软件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老人花9千买保健品未收到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_在线下载网资讯

任务文章 2023-04-20 4人已阅读

详情

老人花9千买保健品未收到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_在线下载网资讯

福州新闻网3月15日讯 家住仓山的八旬老人王依伯,冲着能免费领取商家口中的“回馈大礼包”,受邀参加福州保航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个健康讲座。他听完讲座拿到免费礼品后,保健品公司专员带着四盒保健品跟着王依伯回家,让王依伯掏出6000元购买产品。购买产品后,王依伯后悔了,他先后求助监管部门和本报。前日,本报介入后,保健品公司相关负责人答应退款,表示妥善处理此事。昨日,王依伯退掉了最后一盒已开封产品。王依伯服用保健品后效果不明显,可能跟个人体质有关。老人花9千买保健品未收到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这样一盒口服液售价达1500元。

福州新闻网3月1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林春长 文/摄)家住仓山的八旬老人王依伯,冲着能免费领取商家口中的“回馈大礼包”,受邀参加福州保航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个健康讲座。他听完讲座拿到免费礼品后,保健品公司专员带着四盒保健品跟着王依伯回家,让王依伯掏出6000元购买产品。

购买产品后,王依伯后悔了,他先后求助监管部门和本报。前日,本报介入后,保健品公司相关负责人答应退款,表示妥善处理此事。昨日,王依伯退掉了最后一盒已开封产品。

听完免费健康讲座

老人花了6000元

前日下午,在王依伯的家中,记者见到他所购买的“江医牌”景参口服液,这款产品一盒共有60支,每支10毫升,一盒售价1500元。

王依伯告诉记者,保健品公司规定一次必须购买一个疗程4盒共6000元的产品。本月初,他向有关部门反映后,保健品公司退了3盒的钱,还有一盒已开封的没有处理。

王依伯告诉记者,去年底,他接到福州保航商贸有限公司电话,对方称为了回馈客户,只要参加公司举办的讲座,到场就可免费领取一份大礼包。

冲着免费的礼品,王依伯参加讲座听了报告,事后也领到了免费礼品。

只是,王依伯听完讲座回家时,公司的一名专员一路跟随,并将四盒“青云固本”胶囊直接送到他家。

王依伯说,这四盒产品售价6000元,在对方的软磨硬泡下,最终无奈付了钱,但产品一直放在家里没动过。之后,王依伯一直和对方协商退款事宜。

过完年不久,王依伯再次提起退款。2月中旬,公司答应处理,但不是直接退钱,而是将原先的产品收回,更换成“江医牌”景参口服液。“对方一直宣称该保健品的好处,保证可以改善睡眠。”王依伯说,产品拿回家后,他打开了其中一盒,服用了七八支口服液,发现并没有明显改善睡眠。

前不久,王依伯拨打12315投诉,月初,他退掉了3盒未开封的产品拿回4500元,还有一盒已经开封的保健品对方一直不肯退。

“这一盒产品要1500元,才服用了10支,留下来也没有用。”王依伯认为,保健品公司夸大了产品宣传效果,涉嫌欺骗消费者,他希望能够折价退回已经开封的最后一盒产品。

记者介入协调

公司收回开封产品

前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福州保航商贸有限公司吴姓负责人,他表示,消费者购买保健品一事,完全是出于个人意愿,公司不存在强制买卖的情况。王依伯服用保健品后效果不明显,可能跟个人体质有关。

吴姓负责人称,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产品开封后肯定是不能退的,考虑消费者的特殊情况,公司会安排工作人员再跟老人沟通,妥善处理好此事。

昨日上午,王依伯给记者打来电话称,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一早来到他家,折价收回了最后一盒产品。

医生提醒:

保健品是食品

没有治疗功效

福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章江南表示,国家早就明确规定保健品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只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不是药品,没有治疗功效。

章江南提醒市民,不要相信一些保健品宣传的治疗效果,否则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期,延误病情,生病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老人花9千买保健品未收到货相关阅读:

公平正义在身边丨老人购保健品后遭遇“退货难”“共享法庭”助力化解消费纠纷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七旬老人高价购保健品,食用后对实际功效不满意,但商家拒绝退货退款,这可如何是好?

今年2月,78岁的王阿婆经朋友介绍,花了4000余元从定海某食品经营部订购了一套“保健品”,包括12盒“至×丸”和12盒“养×液”,其宣传功效为“补元养气、延年益寿”。

一周后,保健品被送货上门,王阿婆服用“至×丸”“养×液”各2盒后认为,它们就像是一般食品,起不到保健效果,实际功效与商家的宣传大相径庭。

日前,王阿婆向定海区消保委投诉,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商家表示,产品具体功效因人而异,由于王阿婆已将产品拆封且已食用了一部分,导致产品无法二次销售,所以拒绝退货退款。

双方僵持不下。调解过程中,定海区消保委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共享法庭”,调解员远程携手定海法院法官,共同调解了这起消费纠纷。最终,王阿婆和商家达成调解协议:商家限期一次性退还王阿婆手里剩余20盒产品的相应货款,若逾期未付清,则需支付违约金900元。

之后,工作人员建议双方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确认。通过消调委“共享法庭”,调解员在线上完成相关资料提交、申请确认等操作,法院随即出具民事裁定书并送达给双方,为这起纠纷画上句号。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定海区消保委联合定海法院启用消调委“共享法庭”,积极推进消费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多元化、社会化,提升调解服务质效。至今,该消调委“共享法庭”已提供法律咨询十余人次,化解纠纷141件,其中法官参与指导调解3件,网上立案5件,在线诉讼5件。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