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文章 2023-06-09 4人已阅读
五月天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摇滚巨匠,其影响力不亚于任何国际巨星。然而,当五月天宣布在2023年的演唱会上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时,许多粉丝却表达了不满,网络上一时间躁动不安,“五月天 华晨宇”的词条还登上了热搜。相比之下,年轻的华晨宇虽然在近年来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色,但在整个华语乐坛中,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能与五月天相提并论。一些粉丝还指出,虽然华晨宇的音乐才华出众,但在大型演唱会中,他的表演水平还不足以与五月天的炸裂场面相提并论。如果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可能会对整个演唱会的氛围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粉丝的饱满情绪。华晨宇现身五月天鸟巢演唱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五月天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摇滚巨匠,其影响力不亚于任何国际巨星。
然而,当五月天宣布在2023年的演唱会上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时,许多粉丝却表达了不满,网络上一时间躁动不安,“五月天 华晨宇”的词条还登上了热搜。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何五月天演唱会邀请华晨宇当嘉宾,会让许多粉丝不乐意呢?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华晨宇的“地位”不够高
五月天是华语乐坛的代表之一,其成员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很高。
相比之下,年轻的华晨宇虽然在近年来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色,但在整个华语乐坛中,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能与五月天相提并论。
因此,一些粉丝认为,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是对五月天的“贬低”,降低了五月天的身份和地位。
二、华晨宇的音乐风格与五月天不搭
华晨宇的音乐风格以摇滚和流行为主,虽然他在音乐中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但总体上还是与五月天的音乐风格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差很大。
五月天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是对自己整体音乐风格的“颠覆”,一定程度上来说背离了初心,这也是引发很多老粉心有不满的原因。
因此,许多老粉丝反对五月天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确实情有可原。
三、华晨宇的“表演水平”不足
作为一场大型的演唱会,嘉宾的表演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粉丝还指出,虽然华晨宇的音乐才华出众,但在大型演唱会中,他的表演水平还不足以与五月天的炸裂场面相提并论。
如果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可能会对整个演唱会的氛围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粉丝的饱满情绪。
四、华晨宇自己也是五月天的粉丝
华晨宇曾经在节目中表示,自己就是听五月天的歌长大的。
既然华晨宇自己都是五月天的粉丝,那他又凭什么以嘉宾的身份站在舞台上,为台下大批的五月天粉丝表演呢。
可能很多去听演唱会的老粉,年龄上比华晨宇都要大很多。
很多老粉去听演唱会,完完全全就是奔着五月天去的,就是为了慰藉自己内心的那份情怀。
既然花了钱去听五月天的演唱会,必然不希望被自己毫不关心在乎的歌手打搅了兴致,这就是消费者本身具备的话语权。
以上四个方面是可能导致五月天演唱会邀请华晨宇作为嘉宾引起粉丝不满的原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答案,这只是部分网友在网上输出的部分观点,并不能以偏概全。
无论是五月天还是华晨宇,都是优秀的音乐人,相信他们之间的合作一定会给粉丝带来惊喜。
毕竟,也还是有不少网友比较期待双方的合作。
这件事情也确实只能众口难调,所有人的喜好没有办法达到永久统一,最终的决定权也应该由五月天和华晨宇自己来做出。
华晨宇现身五月天鸟巢演唱会相关阅读:
揭秘疯狂的演唱会门票,一张售价21万
◎智谷趋势Pro(ID:zgtrendPlus) | 暴雨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进入2023,整个演唱会市场,都呈现出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
乐坛一夜之间“人均劳模”,你能想到的头部歌手基本上都在开!演!唱!会!
上海,张学友、陈奕迅、刘若英、梁静茹、任贤齐、伍佰、谭咏麟、张信哲等多位明星即将召开演唱会。
北京,五月以来就有陈粒、任贤齐、李宇春、五月天、小鬼王琳凯、郑钧等歌手排队开唱。
西安,有许巍、李荣浩、张信哲、张韶涵等歌手坐镇开演。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将迎来200场演唱会。目前已经有40多个城市都有演唱会了,乌鲁木齐、包头、哈尔滨这些天南地北的城市都有份。
抢不到歌手演唱会的小县城,就自己搞起了音乐节,总之就是要把狂欢进行到底。
不少“乐坛劳模”开演唱会,动不动就是巡演。比如张韶涵连续官宣了13场演唱会,周杰伦已经定档的就已高达19场,甚至传言今年会开50余场,平均下来几乎每周一次演唱会……
他们还动不动就一个城市连唱3天,比如薛之谦上海演唱会、五月天鸟巢演唱会、华晨宇成都演唱会、周杰伦海口演唱会,都是要唱足3天,不得不佩服他们精力充沛。
有人说,这一波主打“怀旧”,开演唱会的都多是中老年人的偶像,瞧准了年轻人没钱了,但中老年人还有点积蓄,于是张学友、刘若英、任贤齐、张信哲、郑钧这些年过半百的歌手激情开唱,来一波“爷青回”。不过可以理解,也就这些老牌歌手们才有足够大的票房号召力。
回头一看,演唱会场馆场馆不够用了,排期居然排到2025年。
中演协近日发布“周杰伦五月天等十组艺人年内都有演唱会计划”的特别提示,称各地大型场馆排期已陷入紧张状态。市场消息称,各区域中心城市多数剧场上半年场次已排满,部分剧场演出档期甚至排至2025年。
可奇怪就奇怪在,有这么多的演唱会,仍然满足不了中国人“2023年的小愿望”——看一场现场演唱会。
有人说,今年的演唱会门票比春运火车票还紧俏,堪称“史上最难抢的票”。
疯狂的抢票人,给自己造了个新词:陪伴式抢票。
这大概是最最最倒霉的“陪伴”。专门指的是跟黄牛挤在同一时间起跑线,结果人家暗度陈仓开挂,而自己激情参与,却一张票都T!M!D!抢不到!
五月天演唱会,30万张门票,5秒就被秒空;周杰伦演唱会香港站,14万张门票,一秒售罄,真的是点钞机都没它快。
陪伴式抢票落空的群体相当庞大,在大麦网上,五月天2023好好好想见到你北京演唱会,想看人数达到了112.5万人!周杰伦2023嘉年华巡回演唱会(海口站),想看人数高达189.4万人!
如此强烈的消费意愿今年也是头回见,原来大家吐槽的看不到的报复性消费,竟然是发生在这个隐秘的角落。
当供需失衡,演唱会门票也跟着冲上云霄。
不少人发现,疫情结束,一夜之间每个明星的价格都变成了周杰伦标准了。
以前张杰的演唱会门票每次都打折,今年无论是张杰,还是刘若英、毛不易、李荣浩,在哪开演唱会都要加几百,张杰成了“张杰伦”,薛之谦成了“薛值钱”。
而周杰伦本杰伦的演唱会门票,有黄牛兜售“合影位”“点歌位”,单张票价高达21万。
抢不到票,大喊“宁在鸟巢门口站,钱也不让黄牛赚”,抵制黄牛行动前所未有地汹涌,并催生了规模壮观的“蹭听族”。
周杰伦香港站的演唱会,5月5日至14日,连开7场。场内爆满,但更壮观的是场外,因为演唱会选在面朝维多利亚港、背靠中环摩天大楼的露天场地中环海滨活动空间,让“白嫖”的粉丝海陆空三栖作战“蹭听”,
比如,花20港币门票可以坐摩天轮转三圈看演唱会,
花600可以上游艇可以看到大屏幕,
不用钱的中环10号码头6号立柱可以看到屏幕
……
据说,单场演唱会中,场内2万人,场外8万人“蹭听”。
不知道周杰伦在唱《青花瓷》的时候,有没有喊一声:摩天轮的上的朋友们,一起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就连不太被关注到的荧光棒都搭上了这波时运。
五月演唱会新版官方互动LED荧光棒售价140元,与45元的旧版荧光棒相比,涨价了三倍。
这么不美丽的价格,却卖出了美丽的销量。电商平台显示,五月天演唱会新款荧光棒在多平台月销超过4.2万件,销售额超过588万。
有人好奇为什么要买官方荧光棒,因为不想拍照的时候颜色款式不统一太难看(只有真爱粉才懂)。
还有疯狂的一切、一切……
这疯狂的景象,在2023年的中国并非孤例。
热度足足持续了两个月的淄博烧烤,最大的成功是把烧烤变成了全民狂欢节。
淄博像一个大型的夜场,烧烤摊变嗨歌现场,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有人蹦迪、有人比酒……
有人说,淄博将大家卷入了一场网络和线下创造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狂欢中,迅速形成一个席卷全国的漩涡。
这个漩涡,随着一个个新话题的出现,将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
巴赫金将「狂欢式」分为四个范畴:
·随便又亲昵的接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开始消失。
·插科打诨,从等级秩序中解放出来,交流气氛和谐而热烈。
·平等安逸的生活态度,处于对立面的崇高与卑下的界限开始分离。
·粗鄙的生活格调,神圣与粗俗的秩序开始颠倒。
淄博几乎每一条都能完美对应上。
比如,在淄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飙升,人人都扮演着道德完美的热心肠角色;
在烧烤的烟熏火燎和滋滋冒泡的啤酒中,人们插科打诨,不问来处,不问归期;
当地公务员像极了海底捞的服务员,五一假期全员取消休假,政府大院的停车位和厕所,老百姓都可以随便用
……
说到底,烧烤好不好吃,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酒有肉有音乐有人情味,把狂欢效应做足。
演唱会也是如此。
歌手唱得好不好听,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现场,与偶像零距离,几万人从头到尾大合唱。震撼的音响、璀璨的灯光、酷炫的舞台、整齐划一的荧光棒,把每个人的荷尔蒙都调动起来。
每个离场的人,都可以收获嘶哑的嗓子、酸胀的脚,还有余音绕脑的体验感。
仔细观察会发现,2023年开局至今,“冷静”与“狂欢”双线并进。
楼市步入了冷静期,二手房越卖越多,大家聚会都不谈房子了;
车市步入冷静期,车企降价锣鼓喧天也似乎不见市场高潮;
手机市场也步入冷静期,“一机传三代”,年轻人都不换新手机了
……
出奇一致的冷静,大家似乎都认准了:再等等,会越来越便宜的,不降价就熬死它们。
这厢冷静,那厢狂欢。
旅游的狂欢,淄博烧烤的狂欢,演唱会的狂欢,给人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
有人观察到,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比如高铁“互殴”事件、“挖呀挖”女教师走红……某浪热搜上,占据榜单的80%都是娱乐八卦。
普通人对真正的大新闻变得越来越麻木,似乎没有太多激情,只剩疲惫。喜欢在一些鸡毛蒜皮、娱乐八卦新闻中敲响键盘,找点参与感、存在感。
普遍的观感是,今年的日子不比过往,人们靠娱乐八卦、靠演唱会、靠蹦迪狂欢,来寻求抚慰与解脱。
借用美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讲过的一句话就是:“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这些轻松点电影就像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翻开过去的历史:
美国在1929年之后催生了迪斯尼动画的“黄金时代”,《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白雪公主》这些经典影片都是那时候上映的。
2009年时,美国影院业联合会时任主席菲西安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遭遇了7次经济不景气。但是在这7次里头,有多达5次,电影票房反而强烈地攀升上去。”
日本,1990 年后 20 年间,经济告别黄金时代,但动漫、游戏产业逆势发展。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肆虐的几年间,文化产业却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韩流风靡全球。
娱乐产业的发展正好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
对于演唱会的报复性回归,我们或许应该庆幸——至少还有东西让普通人热血沸腾,而不是宅家躺下。
游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