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文章 2023-06-08 19人已阅读
日本媒体认为,时隔41年的历史性通胀进一步加大了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当前虽然距离这一目标仍有距离,但根据预测,由于成本推升动力衰退,下半年日本通胀率有回落至2%以下的可能性,按照此次“春斗”的涨薪幅度,这一理想状态的达成已经初现曙光。日本央行内部有观点认为,虽然目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但在海外经济形势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大的情况下,日本距离持续稳定达成2%的物价目标仍有距离,预计央行将继续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在4月底的政策会议上将不会调整收益率控制曲线。日本通胀再次上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4月21日,日本总务省发布2022年度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2022年,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为103.0,同比增长3.0%,创1981年以来的纪录。
从具体原因看,2022年,受乌克兰危机影响,进口资源价格上涨,日本央行坚持宽松货币政策,造成日元贬值,能源、食品、日用品等与生活紧密关联的销售价格转嫁加剧。其中,食用油上涨34.1%,面包上涨11.4%,电费上涨15.3%,城市燃气费上涨24.4%,汽油上涨4.7%。
同时公布的还有今年3月份的CPI。在3月份的CPI中,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较去年同比增长3.1%,连续19个月增长。总务省认为,如果没有政府能源价格抑制政策和全国旅游支援政策,这一数据可能会达到4.3%。从单月看,超过3%的高速增长从2022年10月份的3.6%开始,至今已持续了6个月。
日本媒体认为,时隔41年的历史性通胀进一步加大了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据日本媒体报道,高价商品和低价商品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全家便利店中一款价格为138日元的面包,销量达到去年的3倍,而另一边,价格达到398日元的厚切炸猪排三明治成为另一款畅销产品,销售额达到去年2倍以上。永旺、全家、罗森等多家超市负责人认为,过去的一年中,消费者购买力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发明显,因此产品的价格也需要向两级化发展,中间档位价格的商品很可能失去市场。
在日本TBS电视台的节目中,为生活困难人士每周发放免费食物的非营利组织(NPO)“TENOHASI”的食物发放点前排着80多人的长队,等待领取免费的饭团和面包。一名男性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因为经营的拉面馆倒闭而失去收入,吃饭已成为困难。据该NPO负责人介绍,以前排队领取免费食物的队伍中没有年轻人或女性,但如今更多人为节约家庭开支来领取食物。分析认为,日本政府的补助金或电费补贴虽然惠及了靠养老金生活的人群,但并没有改善工作困难家庭的情况,这些家庭本身已经勉强度日,由于物价上涨彻底陷入贫困。
与此同时,食品、能源等价格上涨趋势依旧显著。帝国数据银行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涨价的食品最早将在今年秋天超过3万个品种。而能源价格抑制政策的效果能持续多久也成为疑问。目前,已有7家大型电力公司向经济产业省提出了涨价申请,最早有可能在6月以后批准实施。如果实现,将一定程度抵消政府抑制政策的效果。
央行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物价上涨问题?新任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似乎有更加通盘的考虑。在4月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植田和男曾表示,比起对物价上涨反应迟缓的风险,“日本央行应该更加注意过早结束货币宽松政策导致2%通胀目标难以达成的风险”。
“春斗”是日本工会每年春季组织的为提高工人工资而进行的劳资谈判。在4月13日公布的“春斗”第4次统计结果显示,包括定期加薪在内的加薪率达到3.69%,日本央行内部认为,这是超出预期水平的增长率。有报告称,由于人手不足和物价上涨,中小企业也久违地上调了工资,总体来看“工资上调态势正在扩散”。事实上,日本央行以实现2%的物价目标和3%的名义工资上涨,即实质工资1%上涨为理想状态。当前虽然距离这一目标仍有距离,但根据预测,由于成本推升动力衰退,下半年日本通胀率有回落至2%以下的可能性,按照此次“春斗”的涨薪幅度,这一理想状态的达成已经初现曙光。
日本央行内部有观点认为,虽然目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但在海外经济形势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大的情况下,日本距离持续稳定达成2%的物价目标仍有距离,预计央行将继续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在4月底的政策会议上将不会调整收益率控制曲线(YCC)。也有分析人士预测,调整很可能在6月份之后到来,如果7月上旬公布的“春斗”最终统计中能够维持现有薪资上涨水平,国际社会将有可能见证植田和男治下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第一步,届时日本央行可能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目标区间从现在的正负0.5%扩大至正负1.0%。植田和男就任央行行长以来,关于日本央行何时调转方向的猜测和质疑从未断绝,其本人也受到经济界改革激进派的压力,何时从“鸽”转“鹰”?也许植田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本报记者 陈益彤)
日本通胀再次上涨相关阅读:
日专家:日本通货膨胀离结束还很遥远
《日本经济新闻》1月16日发表题为《通货膨胀离结束还很遥远》的文章,作者是日本立正大学教授北村行伸。全文摘编如下:
2022年以来,经济政策负责人和经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目前的通货膨胀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会达到什么水平。本文对此次通货膨胀的来历、与以往通货膨胀的不同以及今后的走势进行了思考。
首先,本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油价和小麦价格上涨。虽然过去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但那时候油价上涨是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石油垄断组织单方面决定上调油价而引发的。而与此相反,本次油价上涨反映了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
小麦等粮食的国际价格,目前也跟原油一样正在稳定下来,但截至2022年5月价格曾一度暴涨。
不仅进口商品价格上涨,2021年1月1美元兑换103日元的汇率,在2022年10月一度跌至150日元以上,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
接下来大致看看日本国内企业的价格调整模式。
2022年4月有相当多的企业决定涨价,之后在10月又有很多企业尤其针对加工食品进行了涨价。之后个别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最初是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等价格直接上涨的产品开始涨价,接着出现了伴随生产所需各种经费(水电费、运输费、人工费等)飙升而来的第二次涨价,最终应该会延续到第三次涨价,目的是调整价格体系中的相对价格。
这个调整恐怕需要历时几年时间。顺便一提,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时,曾经花了4年多时间来进行调整。当然,通胀压力应该会逐渐降低。2022年4月开始涨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如果仅限于有限范围再度涨价,那么到2023年4月至5月,通货膨胀率本身可能会达到顶峰。
即使本次通货膨胀率达到顶峰,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也只能维持在2%至3%左右。如果考虑到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和环境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
接下来思考一下通货膨胀与工资的关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针对春季劳资谈判向经济界提出的要求中,包含了加薪幅度高于通货膨胀率这一项。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地说,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而工资不上涨,那么劳动者的购买力就会下降,生活水平也会降低,因此这种情况是应该要避免的。
很多企业会同意提高工资以适应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问题是那能持续下去吗?
从显示过去65年实际经济增长率、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工资上涨率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几个特征。
第一,日本经济以1995年为界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40年是从经济高速增长期到泡沫经济崩溃的期间。在实际经济增长5%至10%的情况下,工资也以等同或更高幅度上涨。
后面的25年,是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工资上涨率都停滞在零附近的时期。每当诸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20年以后的新冠疫情等冲击发生时,经济增长率就会降到0以下,物价也从通货膨胀变成通货紧缩,工资也经常出现负增长。
第二,将工资增长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工资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会发现两者联动性非常明显,只有实际经济出现增长,实际工资才会上涨。
虽然我认为本次通货膨胀不会带来足以改变日本经济结构的冲击,但只要不摆脱过去25年的低增长陷阱,就不会有光明的前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日本必须创造出能够在世界上通用,进而带动世界发展的商业模式。经济政策的中心不是货币和财政政策,政府应致力于构建能让民间部门充满活力、能让人们享受生活的新经济体系。(编译/刘洁秋)
来源:参考消息网
游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