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回应“收割机无法下高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线下载 > 软件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收费站回应“收割机无法下高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任务文章 2023-06-08 6人已阅读

详情

收费站回应“收割机无法下高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5月30日,河南省南阳市召开“三夏”生产专题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收割机运输车辆高速滞留”情况。据介绍,5月17日,高速唐河东收费站出现了7辆运送收割机车辆滞留现象,交通运输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迅速与高速运营单位协调,于5月18日上午9时实现了有序放行。5月22日,唐河收费站等个别收费站出现运送收割机的车辆集中下站,通行缓慢情况,高速收费站增配查验人员、提高查验效率,采取容缺放行。截至5月30日中午12时,全市47个高速收费站累计通行包括市内转场在内的运送收割机车辆12065辆。收费站回应“收割机无法下高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5月30日,河南省南阳市召开“三夏”生产专题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收割机运输车辆高速滞留”情况。

据介绍,5月17日,高速唐河东收费站出现了7辆运送收割机车辆滞留现象(其中车牌号为豫D的1辆,皖N的2辆,皖S的4辆,每台车辆运载3台联合收割机),交通运输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迅速与高速运营单位协调,于5月18日上午9时实现了有序放行。5月22日,唐河收费站等个别收费站出现运送收割机的车辆集中下站,通行缓慢情况,高速收费站增配查验人员、提高查验效率,采取容缺放行。当日,唐河收费站累计通行运送车辆159辆。自5月22日晚10时起,南阳市境内各高速出口通行有序,无车辆滞留。截至5月30日中午12时,全市47个高速收费站累计通行包括市内转场在内的运送收割机车辆12065辆。

今年南阳市共种植小麦1094万亩,测算需要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1.8万台,市内保有并投入使用1.2万台,正常年景还需要引进6000台,目前正在南阳市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2万余台。

截至5月30日下午5时,南阳市已收获小麦298.1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27.25%,机收率99.8%。南阳市夏粮收购已完成5.5万吨。

截至5月30日,南阳市夏种面积达到298万亩,加上春播作物310万亩,累计播种秋作物面积608万亩,其中玉米298万亩,花生223万亩。预计6月10日前夏播结束,秋作物面积将达到1200万亩。

转自|南阳日报 记者:陈琰炜、范志钦

来源: 人民网

收费站回应“收割机无法下高速”相关阅读:

关于河南高速上收割机滞留,作为河南人我想说几句公道话

我是河南省唐河县人,也就是这次事件唐河收费站的所在地。此事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唐河县其中的一个乡镇里面,我自己的家里虽然没有种小麦,但是很多亲戚、朋友以及邻居家都种了小麦,有种几亩的,也有十几亩、几十亩的,大部分都是十几亩左右。对于小麦的收割情况,至少是我家村子附近的小麦的收割情况,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我想我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所以我想站在客观的角度,将我们村子附近的真实情况反映给大家,情况到底严不严重,责任到底在谁请大家来判断。

我们还是先理一下事件的经过:

首先是有人发布视频,称上百台收割机被堵在唐河高速收费站,无法下高速;

然后有人发布视频,称河南因连续下雨导致小麦无法收割而在地里发霉了;

这两件事单独来看,虽然也是新闻,但是很难成为热点。

但有意思的是,有人把这两个事件关联了起来,于是此事迅速在网上发酵,成为了热点。

网友讨论的焦点在于:

第一:小麦无法收割,是因为收割机被堵在高速上,从而错过了最佳收割时机,导致遇上了雨季无法收割,使小麦在地里发霉。

第二:唐河收费站为什么不让收割机下高速?就算收割机运输手续不全,但是收割机是去抢收小麦的,就不能特事特办?

第三:发霉的小麦到底有多少?有人说只是极少数的是真的吗?有人说大面积在地里发霉是真的吗?

实话实说,确实有一部分的小麦在地里发霉了,但是就我所在的村子附近而言,大部分都是在下雨之前收割了的,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另外我觉得,小麦在地里发霉其实跟收割机在高速被堵关系不大,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面的分析。

在收割机高速滞留事件发生前,我所在的乡镇,已经来了一部分收割机,这些收割机有的是走高速托运来的,有的是从附近县市走低速来的。在雨季之前,已经有很多家陆陆续续的在收割了,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小麦的长势每家每户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家的小麦,不同的地块之间也是不一样的。这跟播种的时间、地势的高低、种子的品种以及施肥等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小麦肯定不是一起成熟的,而是有先有后,对于还没有成熟的小麦,有的人是不愿意提前收割的。为什么不愿意提前收割呢?第一我们这里小麦收割完以后,家里只会留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卖给粮食收购站的,而太青的小麦(没有成熟的时候是青的)收购站一般是不收的,所以青的小麦收割以后还需要经过晾晒才能卖掉。所以,当知道未来一周都有雨,而小麦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怎么选择?是下雨前收还是下完雨后再收?下雨前收的话,你需要很大一片地方来铺摊开来晾晒小麦,但是接下来一周都有可能下雨,所以你还不能铺摊开只能堆在一起,堆在一起还是会发霉。

那么选择下雨后收是原因呢?

下雨后天晴麦子成熟了,收割后直接就拉去卖了,省事!如果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那么明天有很大的几率会下雨,但是天气预报说一周后有雨,那么下雨的几率还有多大呢?又有多少人会相信呢?所以那些没有在下雨前收割的人,就是在赌接下来不会一周都有雨。只是大家都没有料到,接下来真的下了将近一周的雨,因为最近几年唐河夏季没有出现过连续下雨近一周的情况。所以在下雨之前,来到我们这里的收割机,虽然没有往年那么多,但是因为有的小麦还没有成熟,有人选择雨后天晴在收割,所以还是有收割机在闲置的。

另外就是关于收割机被堵的问题,收割机是无法直接上高速的,只能通过大货车托运。而大货车托运大件设备是要办理相关手续的,如果手续不全私自放行,责任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收费员承担不了,站长也承担不了。至于说在高速上滞留的5天,我至今没有看到一个收割机车主或者大货车车主站出来证实这件事,只看到了高速官方的回复说此事当天已解决。

最后,我只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件事情,不要被一些人带节奏了。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货车司机拉着收割机出河南的收费站,收费员让他交7元过路费,司机不愿意交,于是收费员说不交也可以,那你把这个告知书签了,我就放行,司机也不愿意签。就这样一个掐头去尾的视频,底下又是一片阴阳怪气的评论。

现在虽然已经雨过天晴,正是需要收割机的时候,但是唐河已经看不到收割机了,这些收割机不来唐河,请问是因为怕被堵在高速上?还是因为网上的那些阴阳怪气的评论?还是因为那些带节奏的视频?如果没有那些人在网上带节奏,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司机愿意来唐河的,如果现在还有收割机来唐河,那么一定能减少农民的损失。而现在,这件事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而收到伤害的依然是当地的农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