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文章 2023-05-10 5人已阅读
一纸立案调查通知书,掀翻了450亿市值大牛股。12月25日,顾家家居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长顾江生的通知,其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据悉,调查事项系对顾江生个人的调查,主要涉及其在2018年至2019年收购喜临门过程中,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喜临门股票的事项。虽然顾家家居称此事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不配合。12月25日开盘,顾家家居几乎被摁在跌停板,截至当日收盘,大跌4.62%。根据顾家家居最新公告,顾江生家族身家已达285亿元。令头条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都是百亿级富豪了,为啥还要通过二级市场“割韭菜”呢?豪宅项目爆雷 富豪被割韭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纸立案调查通知书,掀翻了450亿市值大牛股。
12月25日,顾家家居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长顾江生的通知,其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据悉,调查事项系对顾江生个人的调查,主要涉及其在2018年至2019年收购喜临门过程中,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喜临门股票的事项。
虽然顾家家居称此事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不配合。12月25日开盘,顾家家居几乎被摁在跌停板,截至当日收盘,大跌4.62%。
根据顾家家居最新公告,顾江生家族身家已达285亿元。令头条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都是百亿级富豪了,为啥还要通过二级市场“割韭菜”呢?
顾江生的圣诞“惊魂”
12月25日,顾家家居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长顾江生的通知,其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虽然顾家家居称,该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但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是选择“用脚投票”。12月25日,顾家家居近乎以跌停价开盘,随后有所回暖,收盘跌幅达4.62%,市值蒸发21亿元,达到447亿元。
顾江生的圣诞惊魂,要从2018年10月的一份股权转让意向书说起。当年10月15日,顾家家居发布公告称,顾家家居或其指定的控股子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以每股不低于15.20元、总价不低于13.8亿元的价格收购喜临门23%股权。一旦交易完成,顾家家居将成为喜临门的第一大股东。然而,2019年4月14日,两家公司先后发布公告称,双方签署的《股权转让意向书》自动终止。
据上证报报道称,顾江生通过一致行动人账户在二级市场购入了喜临门的股票,可能涉及了违规。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1月5日,顾家家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喜临门2.40%的股份,合计耗资1.02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顾江生在做好出击准备之后,还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可能就涉及内幕交易了。当然,顾江生是否涉嫌内幕交易,随着调查深入,会逐步浮出水面。对此,头条菌将保持密切关注。
百亿富豪还“割韭菜”?
复盘顾家家居的历史,从一家家族式小沙发厂发展成营收超百亿的家居企业,顾江生可谓功不可没。
2000年,顾江生辞去浙江树人大学体育老师的的职业,回到家族企业,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家“小作坊”。正是在顾江生的带领下,顾家集团经过20年的发展,最终成为一家拥有近2万名员工,6000多家品牌专卖店的家居行业龙头企业。
2016年10月,顾家家居以24.66元/股的发行价登陆A股市场。上市4年来,顾家家居股价涨幅高达4倍。顾江生本人也从一名体育老师,逆袭成为身家高达285亿元的富豪。
对于顾江生被调查,有评论认为,作为市值400多亿元的家居龙头企业董事长,竟然要靠内幕交易去牟取利益。有网友甚至隔空喊话称,个人身家已经近300亿元了,还想着通过二级市场“割韭菜”。当然,顾江生买卖喜临门公司股票,究竟是“割韭菜”还是增加谈判话语权,相信调查过后,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10天3位董事长摊上事
临近年底了,A股市场又开始出现“爆雷”事件。有的是巨额商誉压顶,有的是董事长摊上大事。作为公司高管层,董事长出事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影响深远。
近10天时间,除了顾家家居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还有两位实控人兼董事长也出事了。12月22日,汇纳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实控人兼董事长、总经理张宏俊家属的通知,张宏俊因涉嫌行贿罪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受此影响,12月23日,汇纳科技股价跌停,跌幅高达20%。
此外,12月25日,游族网络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林奇抢救无效去世。此前两天,一张截图在朋友圈刷屏:游族网络董事长被人投毒,已送进医院。董事长被投毒事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受此影响,12月28日,游族网络开盘跳水,随后封住跌停板,单日市值缩水逾10亿元。对投资者来说,面对这种“爆雷”公司,别轻易地去抄底是上策。当然,最好能提前预防,以免“踩雷”。
豪宅项目爆雷 富豪被割韭菜?相关阅读:
“金融副省长”落马背后的“雷都”往事
五一劳动节过完了,劳动者又要投入到光荣的劳动中去了。上班第一天,纪委就给带了个好头,刚早晨九点,广东省纪委监委就官宣广东省农信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硕平,以及梅州市原副市长温向芳被“双开”。下午中央纪委又宣布,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朱从玖接受审查调查。
朱从玖被查,可能有些人并不意外。分管浙江金融十年之久,最终却没有进入省委常委班子,今年初58岁的他,卸下副省长一职转任政协,这样的结果或许正意味着他主管浙江金融的成效,并不那么令人认可。要知道,2012年从证监会主席助理位置上“空降”浙江的时候,外界对朱从玖期待甚高,他被称为最年轻的金融副省长,人们希望他能破解当时浙江民间借贷爆雷的一团乱麻。
万物都有联系,万物也都有个圈。金融这个圈,格外垂直和封闭。
说起朱从玖,就不能不说他的老同事张育军,他们两个人的人生轨迹简直是神同步。两个人同年大学毕业,又同年就读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又都从事了证券监管工作。1999年,两人一起离开证监会,一个去了上交所,一个去了深交所。后来朱从玖从上交所总经理上调证监会主席助理,又从主席助理调任浙江,补他这两步“空缺”的每次都是张育军。人生的路兜兜转转,张育军于2015年被查,八年后朱从玖终于也步了他的后尘。
2015年姚刚、张育军那批人被查,普遍被认为是和当年的“股灾”有关。而从朱从玖的从政履历中,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就在朱从玖被查前不久,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刘逖被查,查他的除了中央纪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外,还有浙江台州监委。刘逖先后在朱从玖、张育军手下工作,并最终成为上交所证券业金融创新方面的负责人。而这些所谓创新的金融手段和衍生品,被认为对股市风险很大,且隐藏着腐败可能。
巧的是,朱从玖担任浙江的金融副省长后,主打的也是一个“创新”。2012年前后,浙江当地的民营企业因为贷款融资难,自发采取了互相担保的方式。由于一些企业破产,最终导致这条担保链连锁爆雷,引发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朱从玖被调任浙江,就是为了让他去解决浙江的金融难题。或许是受浙江发达的互联网产业影响,朱从玖最后把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寄托在“互联网金融”上。
我们说互联网和金融都是好东西,互联网金融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实际情况是当时浙江大量P2P网贷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创新的名义,如火如荼地冒出来。这些平台以高息为诱饵,吸引大量追逐高收益的人往里投钱,而背地里平台却把人们的血汗钱拿去炒房、炒股甚至直接转移到境外准备跑路。
2018年金融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套把戏玩不下去了,这些平台纷纷倒闭。人们某一天突然发现手机app里的钱转不出来了,于是报案的报案上访的上访,造成不小的社会问题。这一现象全国多地都出现过,但浙江是最为突出的,当时全国有260多家平台爆雷,杭州就独占了81家。因为爆雷现象太多,杭州一度被调侃为“雷都”。仅我身边,就有两个朋友在杭州的P2P平台上折戟沉沙。
我们不能把P2P割韭菜的锅都扣在金融创新上,严肃的创新值得鼓励,也允许试错。但P2P玩的那一套其实并不高明,不过把高息揽储披上了一个互联网的外衣。多年从事金融的人不可能看不出来,空降到浙江专门主管金融的朱从玖也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浙江当时刹车最晚,后果最严重,不可谓不是失职。至于朱从玖本人及其圈中人,有没有在这场割韭菜中获取不义之财,就只能静待调查了。
2023年初以来,金融反腐显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纪检监察系统不断就金融反腐发声。有人统计今年以来中央纪委网站公布金融系统干部被查的,已有三十多人。但朱从玖的被查,仍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他既同证券系统有着深度关联,同时又曾是经济大省分管金融的副省长,今年至今被查的金融系统干部多来自银行、保险、信托等具体的金融企业,而朱从玖被查意味着这一轮金融反腐已经剑指省级金融行政系统。我数了一下,继十九大后的首虎周江勇,作为二十大后浙江首虎的朱从玖,也是十八大以来浙江落马的第四个副省级以上干部。虽不是“本土派”,但分管金融十年之久的副省长落马,也足以让当地政坛产生震动。
原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的“双开”通报里说他,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在浙江这样资本活跃的地方,处理与资本的关系归根到底还是要守住底线,回归“有序”。杭州那段“雷都”往事,也让我们更加理解资本有序发展的意义。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标签是护身符和通行证,只有经过复杂考验的人,才配得上更重要的岗位和更艰巨的任务。
(文/于永杰)
游戏 推荐